跬步千里

跬步千里。

大石桥的钢梁孔洞与夜市经济:《民国石家庄图影辑考》之一

《燕赵晚报》2020年5月10日《民国石家庄图影辑考》开栏语

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一座近代新兴城市,记述新兴城市的史料形式和种类众多,特别是影像资料日益成为研究石家庄城市史的重要史料来源。影像史料能够有效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,其价值不仅在于可以证实或证伪文字史料的实况,校正一些文字的错误,还能填补文字记载的一些空白,弥补文字稀缺的记载,并且让历史史实更加形象、生动、鲜活。为此,我们邀请了河北传媒学院传媒与艺术研究所的李惠民教授,撰写《民国石家庄图影辑考》的专栏,通过老照片对近代石家庄鲜为人知的历史作进一步的释读,欢迎广大读者关注。

□特约撰稿/李惠民

石家庄正太铁路大石桥是以石头为主要材料修建的陆桥建筑,《石门新指南》说,作为大桥的基本建筑材料,“以大石乃附近出产,其价较廉,乃用石为材料。”大石桥的桥身结构,基本是由一个个的拱券组成,但是论及大石桥的著述对其有多少孔洞却表述不一,先后共计三、四种说法。目前在石家庄解放纪念广场北侧大石桥遗址文物简介牌上,醒目地赫然标注曰:“大石桥原为横跨铁路桥,建于一九零七年,长一百五十米,高七米,二十三孔。”如果读者能够到大石桥遗址前,亲自数一数实际洞孔的话,定会感到非常困惑,一定会对实际洞孔数不合而茫然不解,为什么大石桥文物简介的23孔与实际不一致呢?

摄影界有句话叫做“一图胜千文”,即一张真实、直观的老照片所表达出的历史信息,远远胜过一大篇论证文字的推导逻辑。现结合两张大石桥的历史老照片,对这个文物简介误差问题作以释读。

其实,大石桥修建之初,桥身并非全部都是使用的石拱结构,在桥身中段偏东侧原来有一段钢架桥梁,这个钢梁桥洞即正太铁路开往太原方向列车通行的桥洞(见图1)。其他石拱桥洞之下铺设的铁轨,只是通向正太总机厂或存车场的轨道。 


图1:民国初年正太铁路大石桥钢梁桥洞下的窄轨铁路(来源:京汉铁路车务处编辑:《京汉旅行指南》,第五期卷下,京汉铁路局1914年夏月五版刊行,第97页)

大石桥遗址上简介“大石桥23孔”之说,就与这个钢梁桥洞有关。图1照片刊载于1914年京汉铁路车务处编辑出版的《京汉旅行指南》。该书在介绍京汉线石家庄车站时,刊发了这张正太铁路的大石桥,并在文字说明中介绍说,正太车站“站北有大石桥,清光绪三十二年建。”史学界一般都认为,大石桥是1907年建造,这个记载说大石桥是从1906年开始建造的。这站照片是在大桥北侧拍摄的,因拍摄角度略偏东,没有将钢梁桥洞的立柱展现出来,却将桥体10米的宽度意外地体现出来了。如果将照片中整个钢梁桥洞也算做一个孔洞的话,大石桥整体就是23孔,大石桥桥头文物简介上的说辞正是由此孔而来。其实,在钢架桥梁中间,还设有四根钢立柱,钢梁由此分设成两股铁道,是为正太列车上行下行的轨道。

石家庄沦陷后,日本侵略者将正太铁路的窄轨改造成为标准轨,拆除了正太铁路车站向北的出线,改为正太铁路向南出线,从此大石桥就失去了原有的交通功能。大石桥下的两股正太窄轨先后被拆除,限于人力与物力不足等原因,大石桥的桥体并没被拆除。(见图2)。 


图2:1939年10月失去通车功能后的两孔钢梁桥洞(来源: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公布的《华北交通写真》档案)

图2照片拍摄时间应该在1939年10月之后,1940年3月之前。因为1939年10月正太铁路改造宽轨工程完成并通车,此后才有可能废弃大石桥下的窄轨铁路,1940年3月之后大石桥的桥洞被铁丝网封堵,不再允许行人随意穿行。所以,照片就是中间4个月拍摄的,视角是由南向北拍摄,远处前方的背景建筑,正是正太铁路总机厂的厂房。照片中还显示了支撑两孔钢梁的4根立柱,还有一股废弃的窄轨未拆除。

石家庄解放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,经过石家庄市建设局研究批准,1957年大石桥两孔钢梁和钢板被拆挪作他用。拆除大石桥钢樑后,为不影响市容观瞻,将其豁口邻街面之处,用砖墙垒至桥头等高。但是,桥体建筑结构已被改变,形成残缺不全的状态,其他各个石拱桥洞也分别被当作了工房或仓库。

直至1987年大石桥修复工程时,大石桥最初的原始钢梁桥洞,被改造成两个石拱桥洞,即目前从东向西数的第9孔和第10孔。虽然,此次未按照大石桥原有结构进行修复,但是却统一了石拱桥洞的样式,反而增添了古朴妥洽的视觉美观。只是大石桥管理者未在简介中将这些修复变更予以一一说明,也没有将原来的23孔之说修正为24孔桥洞,才导致细心参观者数完桥洞萌生一头雾水。


图3: 1940年冬季经过修整改造后的大石桥容貌(来源: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公布的《华北交通写真》档案)

图3照片拍摄于1940年冬季,拍摄者位于东桥头的南侧。大石桥经过了一系列修整改造,桥上桥下都可以通行了,此照片即大石桥经过修整改造之后的景象。

大石桥除上述钢梁结构变更为石拱之外,在建筑结构上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更:

第一,大石桥的南侧护栏高度前后有所变化。起初,大桥桥面上护栏垒有四层石块,高度约1.2米左右。为了桥下铁路通车运行安全,于是提升了大桥护栏高度,将护栏垒至九层石块,高度增至2.5米左右。正太铁路改宽轨后,大桥失去交通功能,桥下窄轨铁路被拆除,大桥南侧护栏高度又降至1.2米左右。

第二,失去通车功能后,大石桥东西两侧桥头均进行过变更改造。原来大桥的南侧为正太铁路车站区域,大桥的北侧为铁路管理局和总机厂的“洋城”区域,东西两侧桥头都有转弯弧度,并且桥头护栏随转弯自然延伸。正太铁路改线之后,修通桥下南侧东西向的并行道路,对桥头便做了取直处理。不仅桥上可以通行,桥下已可通行了。原来大石桥的东桥头设在路中央的交警岗亭,改至南侧护栏尽头处。

第三,大石桥东西桥头两侧,各有石狮雕塑二尊,经过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战火烽烟的劫难,石狮雕塑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。由于大桥南侧拆除了两侧围墙,修建了与大桥并行的道路,桥头进行了“截曲取直”的改造,所以桥头的石狮子也先后三度移位。《石门新报》曾为石狮的移动专门做过报道,1940年1月20日的新闻报道说,修通桥下道路后,“现两桥柱之石狮,正准备启运中”。后来在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破四旧运动中,四尊石狮雕塑中有两尊被严重破坏,所以,在1987年大石桥维修中,将四尊石狮雕塑予以了统一更换。

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期,虽然对大石桥进行了上述建筑结构的细微变更,但毕竟大石桥主体桥身没有被拆除。桥洞下铁轨拆除或废弃后,桥洞内部被改造成类似窑洞的圆顶房屋。大石桥南侧开辟成车站广场后,拱桥成了市民眼中一道靓丽的建筑风景。《石门新报》报道说,“旧有之大石桥,与之陪衬,亦成天然之美好风景之一。”日伪当局为了粉饰太平,营造石门经济繁荣的景象,遂后将大石桥一带开辟成夏日夜晚市民消遣纳凉之地,桥下的石拱桥洞被改造为城市商业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的场所。1940年6月,警察署决定在大石桥上拉电线安灯泡,开辟夏日的临时夜市,以活跃夜市经济。《石门新报》曾连续刊登广告,宣传推广夜市经济,大肆鼓吹“届开放之期,于明朗电灯之装设,五光十色,商店之陈列中,游人必异常繁多,景象当可焕然一新云。”市公署发出招商公告,宣布大石桥夜市自7月1日起,至9月末止,全市所有商店或商人只花五元报名费,便可租得一丈范围的夜市地盘,摆摊设点做生意。此时,大石桥下的一些桥洞房舍,也被商家租下来,从事生意经营活动。 


图4:大石桥的桥洞被利用作为石门“振信商行”的一个金笔商店(来源: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整理公布的《华北交通写真》档案)

图4这张照片是石门“振信商行”在桥洞房舍中开办的一个专营金笔的铺面,租用的是桥下由东向西数的第三个桥洞。“振信商行”是一家经营印刷业和文化用品的企业,业务有批发和零售印刷机械、以及附属零配件、文房用具和文化用品、各类纸张和纸制品等。“振信商行”的经理叫赵炳杰,商行总店地址在至善街(沦陷之前称同乐街)1号,大石桥下的门脸是该企业专售钢笔的一个小卖部。该商家还安装了联系业务的电话,当时使用的号码是59。除了一些企业租用桥洞开店以外,在桥下还开办了石家庄最早的城市图书馆和最早的城市博物馆,昔日的桥洞变成了城市经济、文化场所和设施。

新中国建立以后,市政府及文物保护部门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经济建设上,对大石桥遗址的价值认识一度还比较模糊。据石家庄市建设局档案记载,在五十年代曾错误地认为,“大石桥历史不长,且市办没有列入文物古迹范围内”,交通管理部门亦曾提出过,“将大桥西端拆除一部分的意见”。1957年限于财力和人力不足,无暇顾及大石桥的拆除,故而拆除大桥钢梁之后对其遗址建筑物暂做保留。如今看来,这是文物界多么值得庆幸的一件大好事。(作者系河北传媒学院 传媒与艺术研究所 研究员)


评论

热度(1)